top of page
18.  禪的基本實習

18. 禪的基本實習

p_4-01.GIF

靜坐全身若晴空;萬緣放下自輕鬆,

開擴心胸無罣礙;解脫自在與誰爭。



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、各位同學:大家好!

阿彌陀佛!



我們今天要講關於靜坐禪修的一種過程和實習。我們一般人講「禪坐」,其實,「禪」不是光坐就成了,還要「行」,行的時侯,叫做「跑香」,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跑過香呢?「跑香」又叫「行香」,然後才「坐香」,但是在未跑未坐之前,有些事情我要先向各位講一講。

古人說:『教是佛口,禪是佛心』

「教」就是言教、教理的教,三藏十二部的教典都是從佛口裡講出來的,是要大家好好修行用的,但是修行講那麼多「教」幹什麼呢?那是因為只講一個方法太簡單了,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。佛說我們眾生有種種的根性不一樣,所以要隨類而教化,但是佛教有那麼多法門,我們到底應該怎麼修呢?太多也學不來呀!我們在研究「教」的時侯,在義理上就要多了解多知道一些,但在真正「行」的時侯,就得簡單些了,你只要選擇一個法門來修就可以了,這叫「一門深入」。

好像藥店裡擺著幾百種藥,但是要治病的話,得「對症下藥」,從中間抓幾味藥就成了,你不可能拿所有的藥都給這個人吃,那會吃死人的,至於其他的藥,藥店老板知道就可以了,病人則不必知道的太多。

古來祖師說「行起解絕」,在中國大陸叢林裡,不管是在禪堂或是念佛堂,打「禪七」,或是打「佛七」,是不可以拿著經本看的,早晚課也是一樣,當然那指的純粹是出家眾,和我們現在的「四眾」共修有所不同。出家眾只要一出家,早晚的功課都要背過的,上殿時都不准再看,打七的時侯也是一樣,這叫一行精進,叫「行起解絕」。這個「解」是了解、知解的意思,我們通常在「知解」上都是要用分別心來學習的,要分別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錯的,就這樣分別來分別去。

但是要修行呢!你就不能用分別心了,要用「無分別心」,換句話說,就是要用一條心,不能有第二條心,比如說,「打坐」就一心一意專心的打坐,「念佛」就專心的念佛,一次只能用一個功,不能三心二意,一會兒想打坐、一會兒想念佛,把你自己搞得昏頭轉向,結果一事無成。

今天我們講「禪」就是靜慮的意思,安靜然後再思慮,就是「禪」。而靜就是要我們「定」,不是死的安靜,慮就是要我們「慧」,所以「禪」是定中有慧,從定中而後發慧的。

禪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,禪可以安定人們的心,禪可以使我們不會盲從,禪可以使我們做事時內心安靜,不會急躁,如果用不安的心去做事,很容易出差錯的,所以學禪是必須的,因為禪不離人生,佛法更不離人生。

禪有好多種,我們中國一般講禪,通常都是講到達摩祖師、六祖惠能大師以後這個禪,最具代表性。這是「教外別傳」的禪,叫「祖師禪」。

其實禪最初是從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,佛在靈山會上拈花,而他的大弟子迦葉尊者破顏微笑,當時有百萬人天在埸,而唯有大迦葉了解佛陀的本意,從那以後,在禪宗的傳承上,迦葉尊者成了初祖,那麼二祖是誰呢?是阿難尊者,各位知道,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。有云:

「佛法如大海,流入阿難心。」

佛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,阿難尊者全部記得,所以說阿難是多聞第一;後來一直傳承下來,傳到廿八祖就是菩提達摩尊者,也就是我們所講的達摩祖師,其實他也是西天二十八祖。

我們回頭談談迦葉尊者,迦葉尊者年齡大過釋迦牟尼佛,但他做了佛陀的弟子,是一名大阿羅漢,修「頭陀苦行」第一,他還沒出家以前,他家是全國最富順的大富長者,除了國王最富有以外,就屬他最富貴了,結果他也和世尊一樣,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出了家,非但出家,他還修頭陀苦行,專在墳墓堆旁修苦行,最能夠吃苦頭了,以現在來說,一個出身富貴家庭的人出家,要能像大迦葉尊者一樣吃苦,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,而迦葉尊者他卻是自願的,所以他能有大成就,成了禪宗的初祖。

佛陀世尊已入涅槃,但迦葉尊者現在還未入涅槃,他當時在印度雞足山入定,現在他仍在此地,等待當來下生彌勒佛出世的時侯,他要把釋迦牟尼佛的袈裟交給彌勒佛,等這項任務完成後,他才會入涅槃。

彌勒菩薩將來成佛時說法,即為「龍華三會」,離現在約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;但現在卻有人說釋迦牟尼佛退位了,彌勒佛掌天盤,各位千萬不要誤以為真有那麼一回事,這是錯誤的。在佛教的歷史記載中,彌勒菩薩現在還是菩薩,還在兜率天上,他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,到現在還沒出生,所以才稱他為「當來下生彌勒佛」,也因此,我們要了解我們現在所學的,還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,並不是彌勒菩薩所說的,因為時候未到,大家不要弄錯了。

現在,我們講達摩祖師,他是南天竺的王太子,他從廣州登岸來到了中國,當時是梁武帝的時代,距今約一千多年前,他與梁武帝見面後,兩個人對話不契機,於是達摩祖師來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坐禪九載,後來神光大師來求道,也就是二祖慧可大師悟道了,一直傳到六祖惠能大師。

達摩祖師所傳的禪,是

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

並沒有「參話頭」這個名詞,那是後來人講的,達摩祖師傳的經典是《楞伽經》,共四卷,是劉宋時代譯的,傳到了四祖道信禪師以後、五祖黃梅禪師,這時已是用《金剛經》來傳了,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到《金剛經》中:

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

這一句話而悟道的,從此以後就不傳《楞伽經》而傳《金剛經》了;現在有許多人持誦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講的都是「般若」,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,大家有空時,不妨多多持誦。

再傳就是「一花開五葉」,經過歷代不同的祖師而分出了多種宗派。重要的有五家,其他派別就更多了,這都是因為每一位祖師度化眾生的方法不同,所以才分出來各宗,他們彼此間修行方法雖有不同,但每一宗都成就了很多開悟的人,他們同樣都悟道了。

我們學佛的人,不管出家也好、在家也好,在知見上雖然說各有各的看法,但是最好還是不要差的太遠,要依照佛說的話--「聖言量」為我們的規範。尤其是初學佛的人要特別注意,自己的思想不要太多,因為你自己的思想並不一定正確,另一方面如果每個人都有各人的看法,大家一起合作做佛教的事業就有阻礙而不能進行了。

比如說一個人在青年時代、中年時代、老年時代,光就自己的看法都會有轉變,更不用說跟第二個人去比了;因為每個人由於年齡、經驗、學歷的不同,當然思想上會有所不同,所以凡事我們不能太主觀,可是也不能夠一點主見也沒有,因此客觀是客觀,但是做佛事要有依據,以「正信的佛法」為依據,才不會走錯路。即是所謂「依教奉行」。否則如果自己主觀強或是東倒西歪沒有主見都是不正確的。

我們學習佛法有種種不同的法門,但是最後我們還是要有一個選擇,要用你的智慧去選擇與你有因緣的法門;如果覺得自己智慧不夠、較沒主見的話,就要多看經典,多請教學長、多親近大善知識,這樣見聞多了自然就會有選擇力了。現在我們畢竟都是凡夫,每一個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困惑,但是我們心裡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知道佛法好,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,所謂:

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時度此身。」

我們以學佛為樂,學了佛法還要自利利他,普度眾生,這樣才不辜負了我們這個人身哪!

現在講到「禪」,從六祖大師以後,歷代祖師有各種不同的修法,所教的方法也不一樣,但同樣有許多人得到好處,後來「禪宗」在中國佛教大興,出了許多高僧,但到後面佛教衰落了與此也有點關係,什麼關係呢?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「行起解絕」,這句話很好,可是就另一方面而言,禪宗教人修行不用看經,不用看經能開悟是最好,如果開不了悟呢?就是耽誤了呀!所以我們要曉得,假如說沒有大徹大悟,也沒有研究佛法,這樣一代一代下來,佛教慢慢就會衰落了。

因此,「解行並進」是很重要的,我們學佛要有解有行,在「解」的時侯是「學」,在「行」的時侯要「專」,這才是最正確的方法。

我們剛剛講的是「教外別傳」,其實還有「教內真傳」,「教外別傳」,是祖師禪,「教內真傳」是佛說的經典,有「世間禪」、「出世間禪」、「出世間上上禪」、「小乘禪」、「大乘禪」…等。還有天台宗的「修止觀」,它也分了好幾種,這麼多的種類,我一下子講不完,今天我想講的是我自己初學時自己用的一個方法,這個方法我本身獲益匪淺,原本不是要對外宣說的,可是當我到台灣時,台灣的蓮友熱心地把它抄錄下來也印刷出來了,所以我今晚就講授這個「靜坐十二門基本觀法」,先聲明一下,這只是供給各位打基礎的,並不是究竟到家,畢竟以一個學佛修禪的人來說,開頭打下實在的基礎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對嗎?

這個「十二門基本觀法」是我參考了很多思想、書籍、印度的宗教思想,當然包括了我們原有的佛教思想,而且是以佛教為基礎的,若按大乘佛法思想說它並不是究竟的一個法門,這是要向大家先說明的,為什麼要先聲明呢?如果我們今天晚上講完了就算修完了,那到真正要講禪的時候,會感覺這個法門修好了,你再進一步修止觀,這對以後修禪就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最重要的,這十二門觀法,我自己的感覺是身體方面見效很快,有很多人說:

「我打坐呀!修過來,修過去,好像都沒有見到效果。」

那修這個法門到底靈不靈呀?今天晚上當下就給你靈一下,一靈就對坐禪有信心了,對不對呀?待會兒我們通通都要坐香的,不能光講,也要「行」啊!

這十二門基本觀法,第一條叫做

「端身正坐觀」

端身正坐誰還不會呢?是誰都會沒錯,但要加一個「觀」字,音念 「 ㄍㄨㄢˋ 」 ,以後每一條都要「觀」,這個「觀」字是最重要的,大家要注意。什麼叫「端身正坐」 呢?平常我們有「跏趺坐」、有「結跏趺坐」,也就是「單盤」、「雙盤」的意思,看各人自己決定,我們現在一開始採用「單盤」,假如單盤也不成,就交叉腳好了,隨便坐,否則腿子疼、腳疼你也受不了啊!

「單盤」的盤法是採用大陸通行的方法,是右腿在下邊,左腿在上面,大陸禪堂裡所講的一尺二寸寬,不過也要看各人身材大小而定。

「雙盤」的盤法則是將你原來單盤時在下邊的右腳往上一翻就成了,雙腳都在面,就叫雙盤,也叫「蓮花坐」。

盤坐坐好後,手是右手在上面,左手在下面,兩手大姆指相接,放在腿上貼住自己的身體,隨它自然托著,但是雙手不要托太高,久了會很辛苦的,同時火氣會大,剛剛說兩手的大姆指相接,打坐的時候,過了一會兒,它不相接了,怎麼辦呢?不相接的話就隨它吧!不去管它。有時坐的姿勢原來很端正,過了一會兒走了樣了,你也不要太管它。注意力不必一直在這些小節上,否則專注意別的就修不好了。

還有就是身體要坐直,但也不能太生硬,腰要自然挺直,有些人就顯得彎了一點,還是要直就對了,然後注意頸脖子,我們出家人說「脖靠衣領」,如果在家眾穿海青也是一個樣,挨著衣的領就對了,不要前彎後仰、東倒西歪,要坐正;然後舌頭頂住上顎,上顎是指上排牙齒裡面邊上,注意不要太用力頂,挨住就成了,最後口閉上,再閉眼睛,這個是坐的姿勢。還有一個重點,各位要記住,我們現在講坐的姿勢,如果是已經久坐過的人就沒有問題,不曾久坐的人很容易身體緊張不自然,而且很辛苦,這時心裡就要想放鬆,在打坐時自己好像一堆棉花,鬆得很,一點也不用力,完全是很輕鬆的。這樣一來,你雖然還沒有得到禪定的功夫,這麼一放鬆,自然會現出一種慈悲相來,像一尊彌勒菩薩一樣,這就是慈容啊!我們修行的好的話,面帶慈容,人見人歡喜,不止是將來往生西方有望,就在現世已經就廣結善緣了!

身體輕鬆有什麼好處呢?如果身體放鬆,打坐就不會出毛病,否則的話,打坐打不好,一下子出了問題就麻煩了,佛法應該對人有好處,不應帶來壞處,這點我們心裡要明白;所以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,我們學佛不光只修心,還要照顧好身體,要身心健全。但身體輕鬆,並不是要你坐在那兒享受,這那算修行啊!身體要鬆,「心」要集中,要將一顆心看住,這兩句話很簡要,但你只要記住老用它就對了,不必貪新鮮,這叫做「端身正坐觀」。

但怎麼觀法呢?就得看你自己是不是有端身正坐呢?如果腰彎了、頭歪了,你就自己把它正一正, 但是不要太用力,自自然然的,如果又走了樣子, 你就稍微再正一正、頭抬一抬,這樣去用功夫,幾個月下來,你每天修這個「端身正坐觀」,就不會走樣子,你就這樣慢慢的修,就會愈修愈好,像一尊佛像,坐著如如不動一般。

佛教講「四念處」,其中有一個身念處,雖然說身念處是「觀身不淨」,但現在你還不需要觀那麼深,你只要觀身體正不正就得了,簡簡單單的。這個身體這麼大,你應該看得著啊!「觀」就是迴光反照,用心觀的意思,音念「 ㄍㄨㄢˋ 」,平常「觀」我們念「 ㄍㄨㄢˋ 」,是要往內觀的意思,大家要明白這一點。



二、「全身是光觀」

觀想自己的身體就是整個光明的,感覺全身都是光。



三、「全光是空觀」

為什麼要空呢?因為我們的身體是實在的,如果你一直執著它的真實性是呆板的光,所以要觀空,內外都是光、透明的,無障礙的。只是講的時候很容易,還要實際去修,自己領會才行。



四、「全空是息觀」

現在講的調息、數息是用鼻孔,所以現在我們要觀想成通身都是鼻孔,在調息的時候,全空都是息,空了以後它就通了,這個觀不是只有鼻子呼吸的,而是全身就像鼻孔一樣都在呼吸,也就是全空是息。



五、「全息是心觀」

我心在那兒呢?就在這個息上,須臾不離。



六、「心息相依觀」

心就是息、息就是心;心不離息、息不離心,兩者相互依靠,心息不二,二者合而為一了。



七、「凝神內照觀」

到了心息統一之時,就要「凝神內照」了,「凝神」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凝結在一起,精神堅實,攝心不散,「內照」就是觀察自己,用智慧好好觀照自己,這句話是神秀大師說過的,我覺得很有用,修行運用起來也很好,所以特別運用在此地。



八、「綿密無間觀」

為什麼用「綿密無間」這句話呢?因為你凝神內照的功夫太用力了,一是怕你心裡上火,二是怕你會煩躁,所以要你綿密無間,打坐時要注意,全身放鬆、軟綿綿地,不要堅硬、拼老命的幹;要身心柔軟,綿綿密密的用功夫,心裡好柔軟的,但是不要間斷,好像打太極一樣,外動內靜、慢而不停……這樣接續著,接續著。

綿密無間一直繼續下去的話,念佛應可以得「念佛三昧」,靜坐應可得到真正的「禪定功夫」。

以上八種觀法是最初入門的靜坐方法,各位不妨每天坐坐看,務必把這八樣修持好了後,才繼續往下修,這點也要請大家特別注意。



第九「專注入息觀」、第十「數百二十觀」

等我們綿密無間法門修到了後,再接下來這個方法對我們身體有特別關係,而且有大幫助的,那就是「專注入息」了。

平常我們調息,「出息」、「入息」……得要數息,呼出一口氣、吸出一口氣、就數一個數字,有人說老人或者身體虛弱的人就數「入息」,年輕強壯的人則可數「出息」,這些都是調身。但是我這個「專注入息觀」,有一點要特別強調,就是效果相當快,你要專門注意你的入息,愈長愈好,長到什麼程度呢?就是在入息時數數目,最少要數一百二十下。

怎麼數法呢?就是在入息的同時不能出息,心裡先數數,用耳朵聽數目、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……,一直數到一百二十,如果不到一百二十,就是連最基本的頭一步都還不夠,要數到一百二十的時候,你這息才能夠從口裡頭把它微微的、慢慢的給放出去,每一次就這樣出一口氣,要微而慢不能太粗;然後你就休息一下,再來入息數一百二十下,這麼練到什麼程度呢?你在數的時候,還沒到一百二十,到八、九、十或六、七、十的時候呢?你這個腹部往內縮時,它就會緊、緊、緊……,當時我在練習時,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,沒有那麼容易。在練習中或許有人會說:

『哎呀!不得了,這呼吸要是斷了,那可怎麼辦呢?』

我先告訴各位,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—

「我看你死得了、死不了,我就是不給你出來,我看你死得怎麼樣呢?」

「咦!它沒死呀!還好好的嘛!」

就這樣,熬過來了,所以我知道在那個時候最難進步,最容易退下來,因為太辛苦了,這是個很容易使人放棄的關卡,只要一退下來,就不會進步了。所以你要把它當做過關,要一關一關地突破,每一次都要突破這個因難,幾天下來試試效果,一個星期就知道了。

還有一點重要的是,你在吃過飯以後千萬不要馬上做這個功夫,你吃了一肚子的飯,喝了一肚子的水之後這樣去做是會出毛病的,吃完飯以後,在一個半小時以內不要坐。打坐修行時飯不能吃太飽,如果吃太飽的話會昏沈,尤其是沒有紮實的功夫更不成,大家要了解,別弄出一堆毛病,我們這個法門也就傳不出去了。

以上是我講的十二門基本觀法的打坐方法,還有講不到的地方,就要憑各人的經驗不同而有所體悟了。每個人呼吸長短不一樣,你一方體驗的同時,你自己也會產生出來一些心得與方法。佛法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,由外來的,是佛所說的法,心裡出來的則是我們自性所產生出來的。

禪宗講三藏十二部都在你心裡的自性當中,我們這個法門用的時候會由裡頭向外發展出來,到那時你自己就有辦法,不用再去問別人了,但是一切自己還是得小心些啊!

俗語說:「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。」,有人問這樣會不會走火入魔呢?不會的啦!我幾十年也沒有走過一次火,入過一次魔,怎麼會呢?我看好多人都怕,你要是只顧著怕這、怕那,不是怕成佛嗎?是不是呢?如果連修行都怕都不敢的話,那不是怕成佛嗎?比如說,我來得了嗎?還有像你們開車、或者是走在街上也是一樣,誰也不能保險百分之百安全的,對嗎?只能說儘量小心就是了。

我們修行也是一樣,要膽大心細,不能說我不怕就什麼都無所謂,這也是不對的,要小心但不能怕,所以修行也是一樣的。再下面二條不是用功的,是告訴我們的:



第十一、「多即入定觀」

如果修行你功夫下的少了入不了定,就必須要多下功夫,要有恒心不斷地努力,多多下功夫,就容易入定了。



第十二、「久則悟證觀」

入定有種種的不同,剛才說過有世間禪,我們修行最初是離不開世間的,五乘共法的初步離不開世間,大乘不共法,那就出世間了,三乘共法也是出世間了,「入定」還算是容易點的功夫,「久則悟證」就不只是入定而己,那就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處了,「悟證」要你去觀息的出入、生滅、無常、因緣生法,出入息就是「因緣生滅法」,它是「無常」的,等你要悟了無常就能「無我」,才能夠空,於是走出了三界,真正入了空門。

像道教、印度瑜伽,也用打坐調息的功夫,他們也能入定,但是他們只是用來健身而己,與佛教調身、調心迥然不同,初學佛法是漸進有層次的,是一步一步慢慢修成的,我們以上所講的,就是給各位打基礎的,大家要精進用功啊!

下面,我再告訴各位「跑香」,跑香分外圈、中圈、內圈、再內圈,在禪堂的規矩裡,在內圈的人要跑得快,外圈是年紀較大的人或者怕辛苦的可以慢慢走,小圈跑得快,年紀輕的人不怕快,可以在內圈跑,跑香的時候是圍繞著佛菩薩跑,因場地的不同而隨時調整,分幾條路線,大家才不會亂。

跑香的時候要甩手,左三右七,什麼是左三右七呢?就是右手甩七分,也就是大甩,左手小甩,用三分,這是禪堂甩手跑香的姿勢;當我們坐著的時候,腿麻了、腰酸了,等到一跑香,這一甩手把那些都甩掉了、沒有了,既不麻也不酸,週身舒暢無比,會愈跑愈精神。跑香起頭不要快,開始要慢走,慢走把身體恢復正常

了,走著走著自然就會快起來,這是自然的現象,不要一下子就像賽跑似的,反而不好。

比如說你上街要開車去,才一出大門,你能猛踩油門嗎?那不是很危險嗎?我們跑香也是一個樣兒,慢慢地加快速度,這就叫做「行如風」。

佛教四威儀講「行如風、坐如鍾、立如松、臥如弓」,也就是告訴我們行、住、坐、臥都不離禪定法門的薰習,但若要問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,那就只有靠你自已去好好地「參」了!

最後,要向各位說一下這個「香板」,中國大陸叢林有句話--「香板底下出祖師」。我從前在打禪七的時候,挨過香板,雖然冬天打禪七,小棉襖外面加大棉襖,挨香板時,我不但肉疼,連骨頭都疼,那個香板全堂響,只聽到「乒乒…………乓乓…………」的聲音,但是現在大家不要害怕,我只讓你們象徵性挨一下就得了,這只是說給大家知道禪堂的規矩而已。待會兒我們實地跑一會兒、坐一會兒,真正實習一下,但開示今天就講到這兒,謝謝各位!

bottom of page